來源:北大青鳥總部 2025年06月17日 21:48
人工智能浪潮持續(xù)升溫,“AI大模型”逐漸從技術圈進入到大眾視野,從語言生成、圖像識別,到代碼輔助、自動客服,各類AI產品層出不窮。
與此同時,越來越多的產品經理、開發(fā)者、企業(yè)決策者也開始關注“AI大模型產品入門”這個話題:到底什么是AI大模型?
要做一個基于大模型的產品,從哪里開始?
又該避開哪些坑?
一、什么是AI大模型?
1.1 定義
AI大模型(Foundation Model / Large-scale AI Model)是指通過海量數(shù)據(jù)訓練得到的、具備廣泛泛化能力的深度學習模型。它們可以完成多種任務,包括但不限于文本生成、圖像生成、語言理解、代碼編寫、語音識別等。
舉例而言,ChatGPT、Claude、Gemini、文心一言等,都是典型的大語言模型(LLM);而Midjourney、Stable Diffusion則屬于圖像生成類大模型。
1.2 特點
參數(shù)量龐大:通常是數(shù)十億、上百億甚至千億參數(shù)。
多任務通用性強:一個模型可遷移應用于多個領域。
依賴數(shù)據(jù)和算力:訓練成本極高,但一經部署可大規(guī)模復用。
可微調定制:支持針對特定任務或行業(yè)進行指令調優(yōu)。
二、AI大模型產品的典型應用場景
進入2024年,大模型應用正加速滲透至各類產品中,典型方向包括:
2.1 文本生成類
智能客服、虛擬助手
自動文章生成、營銷文案創(chuàng)作
合同、法律文書撰寫
2.2 圖像與視覺處理類
AI繪畫、動漫插圖生成
電商商品圖優(yōu)化
安防視頻分析、圖像審查
2.3 語音與音頻類
智能語音助手(車載/家居)
語音識別與翻譯
音頻摘要與智能播報
2.4 編程與開發(fā)輔助
代碼補全工具(如GitHub Copilot)
自動調試和代碼重構
教學平臺編程答疑機器人
2.5 企業(yè)智能化場景
智能CRM/ERP系統(tǒng)
市場預測與數(shù)據(jù)分析總結
內部知識庫問答系統(tǒng)(RAG)
三、如何入門AI大模型產品設計?
即便你沒有AI背景,也可以逐步進入大模型產品的設計與落地過程。以下是一個系統(tǒng)化的入門路徑:
3.1 明確產品定位與目標
要回答:我們希望用AI解決什么問題?
舉例:
客服響應太慢?用大模型語義理解+對話生成。
營銷成本高?用AI自動生成文案素材。
用戶流失率高?用個性化推薦模型提升粘性。
目標明確后,才能選擇合適的模型類型與落地方案。
3.2 學會選擇合適的大模型
目前常用大模型分為以下幾類:
模型類型 | 代表產品 | 擅長任務 |
---|---|---|
語言模型(LLM) | ChatGPT、Claude | 問答、寫作、翻譯等 |
多模態(tài)模型 | Gemini、GPT-4o | 圖文語音多任務 |
圖像模型 | SD、DALL·E | AI繪圖、圖像描述 |
代碼模型 | CodeLLaMA、StarCoder | 編程任務 |
可依據(jù)業(yè)務需求,選擇API調用、開源部署,或自訓練方式接入。
3.3 不懂技術也能上手?當然可以!
市面上已經出現(xiàn)大量的“AI產品工具箱”,為非技術背景者降低了入門門檻:
平臺型工具:如騰訊云、百度智能云、阿里通義千問平臺,提供零代碼建模。
可視化接口:如LangChain Studio、Flowise等,讓你像搭積木一樣構建AI流程。
API即插即用:如OpenAI API、智譜GLM API,通過簡單配置即可實現(xiàn)功能接入。
3.4 開發(fā)流程推薦(入門版)
用戶場景調研:確認痛點 → 輸出PRD
選擇模型/服務:開源(如LLaMA)或商業(yè)(如OpenAI)
對接API或工具:接入測試、參數(shù)調優(yōu)
設計Prompt與指令:比如"用30字寫一段促銷文案"
前端嵌入體驗:將AI能力內嵌于頁面或APP中
上線監(jiān)控與反饋優(yōu)化
四、常見問題與踩坑指南
模型選錯,結果南轅北轍
如電商場景中使用通用模型,容易導致生成內容無法體現(xiàn)商品特色。應優(yōu)先選垂直領域模型或微調模型。
過度依賴“自動生成”
AI不是魔法,依然需要人工把控。例如營銷文案必須審核以防錯別字或不符合品牌調性。
忽視合規(guī)與版權問題
生成內容涉及法律責任,如未經允許訓練用戶數(shù)據(jù),或AI繪圖引用了受版權保護風格。
建議:為每一類生成結果設置人審機制或可信任評分。
五、未來趨勢與成長建議
趨勢1:AI產品經理將成為熱門崗位
掌握AI基礎+產品邏輯+數(shù)據(jù)思維,將成為復合型人才標配。
趨勢2:多模態(tài)AI產品增長迅猛
未來的AI產品不止會“寫字”,還會“看圖”“說話”“聽聲音”。多模態(tài)融合能力是關鍵。
趨勢3:企業(yè)將構建私有大模型系統(tǒng)
特別是金融、醫(yī)療、政務等行業(yè),將更傾向于使用本地化部署、數(shù)據(jù)私有化的大模型產品。
總結
“AI大模型產品入門”并不是科學家、程序員的專利,而是未來人人都該掌握的一項核心技能。
無論你是內容運營、市場策劃、項目經理,還是創(chuàng)業(yè)者、產品設計師,只要你理解用戶需求、愿意學習一點點AI基礎、能看懂工具的操作邏輯,就能在大模型的浪潮中,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。